陈逸鸣
1982年 国际画廊 美国 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美国 纽约
1983年 东方艺术中心美国 纽约
1987年 瓦理·芬德里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1988年 瓦理·芬德里画廊 个人展 美国 芝加哥
1989年 GWS画廊美国 康奈提格州
1990年 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美国 康奈提格州 陈逸鸣/陈逸飞双人展 哈默画廊美国 纽约
1992年 万玉堂画廊个人展 中国 香港
1993年 万玉堂画廊 “Art Miami 93”美国 莫瓦特画廊 加拿大温哥华
1994年 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加拿大莫瓦特画廊 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肖尼画廊
1995年 哈默画廊 美国 纽约 倍特画廊 美国 新墨西哥州
1996年 哈默画廊 美国 纽约
1997年 哈默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1999年 哈默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2001年 哈默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2003年 哈默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2005年 哈默画廊 个人展 美国 纽约
陈逸鸣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扎实的写实功力,中西结合,创造了一系列气韵生动、传神写照的油画作品,终于在美国油画界占有一席之地。与纽约著名哈默画郎(Hammer Galleries)合作达七年之久的旅美写实派油画家陈逸鸣,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扎实的写实功力,将东方传统的丰富的表现力与西方古典主义的精湛的技法相结合,以东西方人民相通的艺术语言,施展了写实派的魅力,创作了一系列气的生动、传神写照的油画作品,终于在美国油画界占有一席之地。
前不久,陈逸鸣个人油画作品展,再次于哈默画廊隆重举行。展出期间,三十六幅油画,三分之二被美国收藏家竞相争购。在目 前纽约不少画廊的展品几乎无人问津的情况下,陈逸鸣何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作品的魅力何在?
正当街头火树银花,万家灯红酒绿的圣诞佳节,陈逸鸣应邀来到镜报纽约分社,与笔者全家欢度圣诞,并开诚布公地与笔者一道探讨了成功的秘诀。
进军美国 令人注目
陈逸鸣一九五一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就读于上海美专。一九七九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赴美
前,任上海轻工业学院美术系教师。一九八一年赴美国纽约定居。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一九八七年,陈逸鸣破例在纽约以经营印象派作品为主的著名瓦里.芬德莱画廊(Wally Findlay Galleries)首次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这次个展,为他矢志不渝地进军美国油画界奠定了基础;为他在美国油画界立足并占有一席之地,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自一九八二年以来,他先后在美国各地、加拿大、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参加联展或举办个展达二十余次,「陈逸鸣」这名字在油画艺术界下胫而走。他多次参加佳士得和苏富比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活动,成绩令人注目。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日,在香港佳上得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活动中,他描绘「中国的海」系列作品之一《倒影》,进入中国油画十大成交价,创下他个人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他的胞兄陈逸飞创作的大型油画《夜宴》,更以一百九十八万港元成交,创出中国油画家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绩。陈氏兄弟在太古佳上得拍卖会上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不仅为中国当代油画谱写了崭新的一页,而且,也为推动中国油画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宾客盈门 流连忘返
一九九七年十月六日,哈默画廊再次为陈逸鸣举行了隆重的个人油画作品展开幕酒会。出席酒会的有:中国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秦华孙,纽约总领馆总领事邱胜云大使及夫人谢珏、多位参赞和领事,纽约市文化局局长代表,纽约市财政局副局长李育尧,多位美国收藏家,文化艺术界名流,中新社美国分社社长苏祥新伉俪,《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侨报》以及美国中文电视台等各大传媒机构。纽约州州长柏德基亚裔特别助理陈奕兰女士还专程向陈逸鸣送来了柏德基州长亲笔签名的贺函。
别开生面的长达近一个月的这次个展,是继一九九○年逸鸣与胞兄逸飞在哈默画廊举办联展以来,又一次规模较大、题材较广泛的展示盛会。作品包括:仕女肖像系列、《中国的海》系列以及静物计三十六幅。其中,一半以上为服饰华丽、楚楚动人的仕女肖像。展出期间,标价自一万美元到三万美元左右的作品,三分之二被美国收藏家或企业家竞相争购。《抱猫女子》( inches)被美国好莱坞著名大导演奥立佛史东定购收藏。面对这样喜人的成绩,逸鸣本人表示:要在美国油画界闯出一片天,还得再接再厉。
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意境的仕女肖像画,有的以中国国画作背景,有的以园林作陪衬,有的以绸伞、纸扇、萧、筝或笛作道具,构图大胆,刻画精细,寓意深刻,别具一格,令观赏者赞叹不已。与肖像画形成鲜明对照的《中国的海》系列作品,笔触豪放雄厚,色彩缤纷明亮,无论描绘的是变幻无穷的海景或是容光焕
发的渔家女,都博得爱好者一致赞许。至于展出中的静物画,也是技法出众,高雅而华贵。人们纷纷在栩栩如生的作品前留影,流连忘返。
气韵生动 传神写照
作为一名写实派油画家,逸鸣认为,他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歌颂,对美的眷恋。简言之,「美」是永恒的主题;只有「美」,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和共鸣。人们不难发现,逸鸣所刻画的少女,婀娜多姿,维妙维肖。他在画面上所创造的意境和韵味,既寄托了画家对故国文化眷恋的情操,又恰如其分地达到了高度审美境界——气韵生动,传神写照。
逸鸣说,一幅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归根结蒂是因为画家通过艺术手段所表现的「美」。优美的艺术作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她是不受时间、肤色乃至国界所限制的。「美」是富有思想感情的。而思想感情则是人类沟通之源泉。逸鸣强调:「美」就是「真实」,写实画家追求的正是反映真实的美。只有美而真实的作品,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富有无穷魅力,才能引人入胜,令人心旷神恰。
以逸鸣绘的《怀旧》( inches)为例,他以极其细腻的笔触,精心塑造和刻画了一位身著古代华丽服饰的琵琶演奏者,旁依一幅宋代山水画,在弹奏了一首乐曲之后,只见她,怀抱琵琶,纤纤手指按在弦上,下巴轻轻贴在手背上,抿着嘴唇,双眼凝滞。画家通过按、贴、抿和凝滞等动态,通过精心处理的传情的眼神、手指的指窝以及脸部娇媚温柔的表情,展现了生动、逼真而传情的少女之神采,仿佛这位楚楚动人的少女仍然沉浸在乐曲声中。他向人们刻意引导并诠释了深长的寓意,隐含着:或怀念往事,或眷恋亲人,或思恋故乡……这一瞬间的神态,却为观赏者留下无限宽广的思考空间。且看,他对色彩的浓淡和搭配,不但非常讲究,而且与主题取得协调。他选用陈旧的黄色作为背景的基调,色彩浓淡相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时空
交错的韵律。试问,如此气韵生动、传神写照的油画作品,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怎不令人赞赏不已呢?
早在 十 年前,逸鸣以《中国的海》为主题,在沃里?芬德莱画廊成功地举办了个展,自此,他在美国油画界脱颖而出。他所画的「海」,融入了他对故乡浙江镇海的思念,融入了他对曾经下放劳动过的崇明岛的眷恋,也融入了他对濒临台湾海峡的惠安小渔村的迷恋。他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他把这一切融汇到所画的「海」中,因而,他画的「海」有一股感染力,不仅是富有感情的,富有生命力的,而且,更蕴藏着深刻的内涵。至今,他画的「海」,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海」已成为他的「保留题材」。
逸鸣通过变幻无穷的云彩,碧波粼粼的波浪,漫无边际的海滩,充满生机的渔村,或多姿乡采的渔民,表现特定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海」。不但构图完整得当,严密而大胆,同时,每幅画的布局也都恰到好处。为了突出真实、美好和热情奔放的主题,他十分重视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包括浓淡的对比,色相的对比,他微妙地使它们相互烘托,巧妙地增加了色彩的鲜明度,从而,使画面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面对他画的「海」,不由得顿时感到心旷神恰。
从不少精美的作品中,显示出逸鸣十分重视发挥想像的作用。比如,他画的《倒影》、《海滩》和《金色的黄昏》等,画面上的人物以背影出现,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刻画人物的手段,含蓄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以至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逸鸣认为,这种表现方法可以为鉴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从而将人们导向优美的意境。
这次画展中被几个收藏家同时看中的一幅《亲情》(26×30 inches),画的是:祖母带着小孙子在海滩上拾贝,到了黄昏回家时刻,落日余晖撒满海滩。因拾贝而弄脏了双手的祖母,弯下腰来,用手臂搂着孙子,将自己的脸贴在小孙子的脸上,亲昵地与孙子说话。尽管画家没有画出祖母的脸,更没有画出脸部的表情,甚至小孙子的脸也只下过露出了一半,而人们通过祖孙俩的动态、光着的双脚以及海滩上的一只篮子等,就下难想象和意会此画的内涵。逸鸣微妙地通过画面拨动人们的心弦,一方面反映渔民生活的艰辛;另方面,抓住祖孙瞬间的亲情,活生生地表现一种纯朴的爱,使人倍感人世问的温暖。
引人入胜 雅俗共赏
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用电脑可以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将一幅油画印刷品印到油画布上,也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几可乱真。那么,为甚么写实派的作品始终有它的市场?在画廊里,或在博物馆里,人们徘徊在完美的作品前,沉醉在完美的艺术氛围中。逸鸣说,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明瞭的答案是:这就是写实作品
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则正是写实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写实作品与「照相艺术」有何不同呢?它与「照相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画家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写实作品是画家对客观对象的本身,乃至所有细节,重新创造的产物。而这种创造性是机械手段或「照相艺术」所不能取代的。
逸鸣认为,要做一名写实画家,首要的关键是:一定要有扎扎实实的素描的基本功。当然,构图恰当,透视正确,比例协调,色彩调和等等,也都缺一不可。要做一名好的写实画家,是没有捷径的,如果说有甚么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今天,逸鸣的作品能打进美国写实派油画家的行列,与大多数奋斗有成的画家一样,
经历了煎熬、忍耐、摸索、学习、坚持、提高和创新的过程。初到美国,他曾在杂货店当过伙计,在镜框店做过镜框,在古董店修补过古董。在长达五年的「打工仔」生活的磨炼中,顶住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难能可贵的是,在
任何艰难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对绘画专业的酷爱,他始终视绘画艺术为自己的第二生命。他勇敢地、沉着地接受了美国市场的挑战与考验,严肃而认真地坚持创作,随时总结经验教训。
「艺术作品不能搞商品化」;「市场价格不是衡量艺术作品高低的唯一标准」。人们对这些观点,大概不至于有太大的争议。逸鸣认为,一个真正的好画家,不会单纯地为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创作。但是,如果一个画家的作品,市场上没有人接受,它的艺术价值如何衡量?平日表现处于低姿态的逸鸣表示,一个画家是否成功,应该让作品来说话,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要叫好,又要叫座」,「既要引人入胜,又要雅俗共赏」。
勇于进取 精益求精
笔者直率地问逸鸣:你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是否受到哥哥逸飞的影响?其主要的影响又是甚么?逸鸣说,自己的作品能够博得大家的喜爱,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哥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以及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他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哥哥的成功,对自己也是一种压力;对这种压力,我总是尽量将它转化为一股动力,促使自己以更认真、更专注的态度,不断地创作出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的作品。
学无止境。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逸鸣说,我总是以这两句话来鞭策自己。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深深体验到只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不断提升。在油画界,同样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下功夫,任何人都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活,是艺术之根的源泉。画家要经常走出画室,扩大视野,丰富生活,相互交流,搜集素材,激发灵感,潜心创作。定居纽约的逸鸣,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中国大陆或其他国家去参观、游览,不断地充实自己,汲取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营养。前不久,逸鸣又专程去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旅游,饱览各地的艺术精品,使自己受到莫大的启发,尤其是欧洲绘画的古典风格,再次激发了自己创作的激情。
逸鸣坚信: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一名好画家,要吃得起苦,要持之以恒,要不断地创作出为东西方人民都能接受、都能理解和都能喜爱的作品。为此,做一名好的写实画家,这是自己一辈子奋斗的目标!
美术家百科信息声明创建百科
1、本站美术家百科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投稿或网络,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信息仅做浏览者参考。
2、艺术公益平台,信息修改或删除请联系微信:4081532。